智能建筑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而建筑智能化技術的發展一直是制約其實際應用水平提高的障礙。因此,智能化技術的運用和研究必須培養相關的專業人才,制定規范與標準,完善管理制度,這樣才能促進智能建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建筑智能化相關技術分析
為提高建筑工程智能化的專業水平,實現多專業、多部門間的相互協調。目前主要的建筑智能化技術包括:
1、樓宇照明節能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建筑照明系統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已經有一些比較成熟的照明節能技術被應用到智能樓宇當中來,例如通過感光傳感器對外部光照信息的采集來實現對相應照明燈具的啟閉控制;又例如將照明控制單元與樓宇的門禁系統相連,在夜間通過檢測是否有人進入樓宇而自動控制燈具的啟閉。這顯然比傳統時間控制方式的自動化水平更高,并且節能效益顯著。
2、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
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具有高的數據采集能力。無線傳感器網絡不僅能夠實現對建筑室內物理環境參數的采集和傳輸,還利于后續建筑智能一體化管理平臺的搭建。
3、智能安防技術
目前的智能化安防技術是融合門禁一卡通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和聯網報警系統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術,其具備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全面、有效、處理速度較快及準確性較高等方面上。以當前智能安防技術中的門禁一卡通系統為例,通過一卡通刷卡進行出入管理的同時,可以通過預置的控制器對聯網報警系統進行撤防或布防。例如在全體人員都離開建筑室內時,可以通過刷卡加密碼或指紋識別等方式進行布防,同時對室內所有與生活或工作相關的設施進行檢測,關閉照明、空調等子系統,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做到節能環保。
4、空調自動變頻技術
采用空調變頻技術,用變頻泵和變頻風機代替傳統的泵和風機,根據室內傳感器對空氣中濕度和溫度參數的采集來實現對頻率的自動調節,從而使室內參數始終維持在設定范圍內,則不僅可以使水流量、送風量與負荷變化相適應,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還對延長空調系統設備的使用壽命,保證系統的運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5、智能家居技術
智能家居是指利用無線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RFID 技術和傳感器技術等先進技術實現和家居生活有關的各種設備互聯互通與智能控制。例如,應用智能手機通過控制平臺實現對洗衣機、空調、電飯煲等家電的智能控制,還可以將手機作為查詢終端進行水電氣表等相關數據及室內安防監控信息的查詢。
因此,從上述可以看出,建筑智能化實現了人們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控制的目的,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對信息的有效收集、存儲、分析、處理與交換的能力。建筑智能化技術的運用對工程建設提出更高的質量要求,需要對系統集成做更深層次的系統優化設計、協調、監督及驗收。
二、建筑智能化技術要點分析
建筑智能化技術貫穿于這個建筑工程中,主要涉及的環節有最初的設計階段、招標階段、合同中應該明確的范圍、智能化設計、系統集成。
詳細分析如下:
1、設計階段要進行合理的智能化需求分析,設計單位需要結合智能化工程經驗,進行智能化需求分析,提供相應的建筑智能化方案。注意考慮智能化系統的人性化設計。方案提交后,項目管理人員組織專家進行需求方案的評審,評審通過后的方案就可以成為設計的依據。
2、招標圖紙必須達到招標的深度。圖紙除應有詳細的設計說明、系統圖、平面圖、監控點表、信息點表外,各種設備、線纜、管材均應有規格型號和主要的參數,以便編制工程量清單和預算,供招標使用。
3、合同書應明確施工承包范圍、任務內容。為避免出現簽證、不合理增加工作量,招標文件工程量清單和合同書中可明確:管線敷設費用、設備安裝調試費用為綜合合價包干,投標單位必須考慮風險、綜合報價。
4、建筑智能化設計涉及到消防、空調、給排水、供配電、電氣照明、電梯等多個專業,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必須及時組織這些專業設計與智能化專業設計進行協商,解決智能化系統與這些專業之間的接口和聯動控制問題,確保樓宇自動控制功能的實現。
5、系統集成是智能化設計、安裝、調試的重點和難點,在深化設計階段,應組織技術人員對其他已建成的智能建筑進行考察學習,借鑒其系統集成的成功經驗。設備選型時必須考慮到系統集成的需求,各子系統應提供技術協議支持的系統集成接口。
三、建筑智能化技術的實施
建筑智能化技術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因而會有一些問題出現。但是,只要我們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建筑智能化技術也會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強化智能建筑設計
在對智能建筑進行設計時,必須以實際需求為主要依據,確保設計方案能夠切實滿足建筑的要求。設計工作必須堅持多元化和個性化,對于不同地域、不同性質以及不同規模的建筑,應該采取針對性的設計方案。對于建筑設計人員而言,應該加強與建筑工程師的交流和配合,將土建工程的設計與智能化系統設計緊密結合起來,確保建筑作品的合理性。
2、建立組織保證制度
2.1 強化目標管理,針對工程項目的整體目標,進行逐層分解,層層落實,按照工程以及分部分項工程,落實到具體的負責人,明確其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通過細致的操作,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目標的實現。
2.2 針對分部分項工程的特點,制定相應的質量控制程序,健全信息反饋系統,并定期開展質量統計分析,隨時掌握工程的質量動態,從而實現對分項工程的全面質量控制。
2.3 對施工流程進行優化管理,做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技術交底工作,加強對于員工的技術培訓。同時,要對物資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控制,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施工現場;要做好施工器械的保養和維護工作,確保其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3、健全質量保證體系
健全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做好物資質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結合工程的實際需求,對物資材料進行確定,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確保其具備足夠的能力,為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提供設備的全部型號規格和數量,保證工程中使用的設備材料的一致性。其次,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和標準,做好物資的檢驗工作,通過抽樣檢驗和試驗等方式,確保物資的質量和性能。然后,在對材料進行驗收后,要及時填寫《綜合驗收單》,明確合同單號、材料單號、數量、外觀等,并由驗收人員簽字確認。
4、改善人員管理方式
管理人員對于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重視細節管理,對決策方式進行改善,逐步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同時,要加強對于施工人員的培訓,提升其對于專業技能的熟練程度,嚴格執行操控標準,提高操作效率,從而保證整個工程項目實施中的技術水準,減少誤操作和違規操作的發生。
5、加強監理制度以保證施工質量
專業監理隊伍來進行智能化建筑的施工監理。首先能夠對工程建設方有一個合理的監督與約束,對其技術方案和設備選型等均能進行評估和干預,這可以保證智能建筑的最終質量;其次,能夠從過程項目業主的角度出發,對建設方所采用方案的合理性進行客觀評價,降低業主的風險。